首页 > 滚动大图 > 正文

文坛边的高校:从学生社团走向茅奖鲁奖

【时间:2024年11月27日】【来源:广西云-广西日报】【作者:记者姜界峰 蓝锋 见习记者罗丹 通讯员 韦海燕 欧阳珍】【编辑:姜界峰】

视频制作:广西云-广西日报见习记者 罗丹

骏马,奔腾不止。11月18日,“2024中国文学盛典·骏马奖之夜”广西文学周·河池作家群研讨会在河池学院举行,来自区内外的文坛名家与河池作家群共话文脉传承、共促文化创新,并为河池学院文学事业繁荣发展“传经送宝”。

作为广西作家协会揭牌后举行的首场文学研讨会,为何选在这里?从乐于成就文学,到收获文学成就,这所高校与文坛有着怎样的特殊情缘?


1 谈河池作家现象,绕不开河池学院


河池,文脉悠长。她的文学独树一帜,超出很多人想象。

多少年来,这一方青山碧水、民俗风情浓郁之地,为河池作家群的文学创新创作提供了不竭源泉,特别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当代河池文学闻名全国,形成了以东西、鬼子、凡一平、红日、李约热等为代表的河池作家群体,他们的文学、影视作品吸引着众多读者和观众,并引起了文学评论家的注目。

学生在参观校内的文学馆。河池学院供图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广西已有中国作协会员317名,其中河池籍作家70余名。在广西作家协会的2735名会员中,河池籍作家有330余名。

11月18日,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阎晶明对此评价:河池作家群以“为人民写作”为中心,推出了大量优秀作品,形成了一支代际传承明显、多民族特性、多体裁创作,且能同时发力的作家队伍,创作出了一批高质量文学精品力作,取得了不俗的成绩。

近年来,河池市更是高度重视文学事业发展,把壮大“河池作家群”作为建设“六新河池”的重要内容,出台了专项方案、设立专门奖项,激励河池籍作家勇攀文学高峰。

河池作家群也持续发力,力作迭出,在省级以上刊物发表各类文艺作品5000多件;东西荣获茅盾文学奖、成为广西“鲁茅”双奖第一人,在八桂大地引起强烈“回响”;鬼子紧随其后,把第二届鲁迅文学奖摘入囊中;凡一平、红日、李约热、莫景春等作家荣获“骏马奖”,展现了当代河池作家的多彩光辉。

再往前追溯,得到全国文学奖和广西文艺创作铜鼓奖的河池籍作家,比如包玉堂、潘琦、蓝怀昌等,他们都成了广西文坛领军人物。

正如凡一平所言:“我们河池的‘骏马’,不是一匹一匹的,而是一群一群的。”河池作家群现象,已然成为广西文坛乃至中国文坛的热点现象。

作家东西为母校文学社团题词。河池学院供图

然而,要想谈“河池作家群现象”,一定绕不开河池学院。

从最初的宜山师范,到河池师专,再到河池学院。在这73年办学历程中,一批批“河院”学子从校园刊物登上文坛,他们中除了东西、凡一平、田湘、何述强等,文学新人和校园作家也是层出不穷。

这令不少人惊叹:“原来他们都是毕业于这所学校!”更令人惊叹的是,他们对母校都有着深深地眷恋,且与区内外很多作家情谊深厚,他们中有的出席过河池学院的文学专家会议,有的多次光临河池学院,开展了各种形式的讲学活动。

“河池学院是不少作家的根和精神源泉。”11月19日,《花城》杂志社原主编田瑛感慨:“这次,是我第三次来河池学院了。这里,不仅是知识的海洋,更是文学热土,培育和滋养了无数文学爱好者的心灵。”


2 这扇文学窗口,绽放出绚烂之光


一个作家的成长,离不开陶冶他的环境,学校和教师就是这种陶冶环境中一个至为重要的条件。

河池学院地处桂西北山区、民族地区、革命老区,在教育上没有什么优势资源可言。就这样一所普通高校,何以能培育出一颗颗脆响当今文坛的耀眼新星?

早在1983年5月,中南五省写作学会第二届年会暨广西写作学会成立大会就在河池学院召开,欧阳若修、黄绍清及中南各高校教师汇聚于此。当时出席会议的都是各高校的著名教授和作家,这也成了河池学院历史上的第一次辉煌。从此,这所学校开始在广西文坛冒头。

“学校领导和教师都非常注重‘传帮带’,厚植了文学传统,也营造出了浓郁的文学氛围。”河池学院原党委书记银建军虽已退休多年,但提及学院的文脉,他有说不完的话。

“我注意到,同学们特别渴望和作家交流,那种面对面的交流到底是不一样的,倍感实在和亲切,它可以激发同学们内心最底层的东西。”他说,当年东西、凡一平等学子受韦启良、李果河等人影响,纷纷走上了文学道路,“榜样的力量”又鼓舞和带动了何述强、黄土路等一批年轻学子,“这种精神和力量,代代传承。”

河池学院退休教授李果河为学生讲述河池学院作家群的历史。 河池学院供图


这些年来,河池学院举办过东西、凡一平、田湘等作品研讨会,以及河池学院作家群研讨会、桂西北作家群研讨会等文学活动,不断向文学界、学术界推荐人才,夯实了学校的文学根基;河池学院举办的“作家来了”文学名家进校园活动,也一次次激发了学子的写作热情。

不仅如此,河池学院还有一批长期从事文学创作的教师,他们与学生成了“亦师亦友”的文友关系;2019年以来,河池学院又引进了黄土路、成立和胡游等作家,与写作教师共同构成了一支直抵中国文学前沿的优秀教师队伍。

驻校作家制度,是河池学院培养文学人才的关键一招。特别是2020年以来,王超、赵瑜、弋舟等11人先后担任驻校作家,他们既创作又评论,积极推荐学子走上文坛。近年来,河池学院学生在国内各大刊物发表文学作品数百篇,在全国和全区文学赛事中获奖数百项。

记者了解到,河池学院以“培养会写作的语文老师”为出发点,建立了“基础写作—文学写作—卓越写作”进阶式课程体系,并开展导师制、工坊式人才培养模式;2022年,学校又将“广西当代文学创作与研究中心”确立为校级科研创新平台,走出了一条极具河池学院特色的人才培养路径。

一所高校有文学社不稀奇,但像河池学院同时并存四个文学社,有的甚至在全国都有名气的,并不多见。

11月19日,记者漫步校园看到,龙江边,东西文学馆、凡一平文学馆、会仙文学苑、会仙书院、河池学院作家群手稿墙迤逦排开。文学馆旁,南楼丹霞、白云诗社、空谷文学社、堆云文学社等四个文学社团,人来人往,引人注目。透过这扇文学“窗口”,记者感受到了河池学院培育文学人才的决心,也看到了绽放出的绚烂夺目的文学之光。

校园文学社部分刊物。河池学院供图


“建校以来,学校自办了很多供学生挥洒文字、驰骋梦想的文学社团。”河池学院相关负责人讲述,有从“新笛”走出的东西、凡一平、田湘,从“新星”走出的何述强,从“蝉”走出的黄土路,从“南楼丹霞”走出的杨合、寒云、桐雨等,有的文学社团已赓续多年。

对此,《南方文坛》主编张燕玲认为,河池学院的文学社团,成了学子们施展才华的平台,很多学子因此走上文学道路,成为区内各地文学创作领域的新生力量。


3 孕育着文学未来的希望


初冬的河池学院,藏着无尽暖意与希望。下一步,如何持续发力,将“河池学院作家群”品牌擦得更亮?

创意写作中心执行主任陈代云介绍,为了实现河池学院作家群可持续发展,学校将继续宣传和利用好校友资源,为文学界、学术界输入更多新鲜血液,扩大河池学院作家群数量和影响,并在学科建设、学术研究和教学改革中建立一种更有成效、可推广的人才培养模式。

“人才培养,久久为功。”他表示,学校还将继续加大与行业的合作,让写作人才培养更接地气,“也就是说,学校培养的写作人才既要进入文学界,也要进入中小学,为地方基础教育事业发展与改革服务。”

那么,作为一所综合性高校,它又将如何充分发挥专业、市场优势,实现产业化“走出去”?

记者关注到,近年来,河池学院在报告文学、微电影等文化产业上做了诸多尝试。“接下来,学校将依托政府和企业,构建助力地方经济发展的文科类专业集群,服务地方产业人才培训,承办和服务地方政府和企业的重要活动,助力区域社会经济和文化高质量发展。”陈代云说。

“广西作家协会与河池学院,互为阶梯,互相成就。”广西作家协会党组书记、副主席程小华则表示,广西作协将与河池学院加深联动,举办更多高品质的文学研讨会,促进文学界与学校间的融通与合作,组织作家、评论家等参与文学教育教学活动和建言献策。

程小华认为,“河池学院孕育着广西文学、中国文学未来的希望”。他说,广西作协将继续推动和扶持河池学院驻校作家做法,与学校合作开展文学采风活动,为学子提供更多优秀作品刊发平台,帮助他们走上文坛。

《广西日报》2024年11月27日第009版截图

网站简介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网站广告 | 意见建议 | 版权声明 | 不良信息举报 | 招聘信息 | 网站地图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2008302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512006001     网警备案号:45010302000154      ICP证 桂B2-20040022-10
广西新闻网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24小时举报电话: 0771-5690995
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广西信息网络安全报警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