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nginx/1.20.2
当前位置:首页->教育时评->正文

“非遗进校园”让我们想到了什么

【时间:2016年05月20日】【来源:广西新闻网】【作者:刘凤敏】【编辑:孙璐】

5月17日晚,在广西体育高等专科学校的“非遗进校园”专场演出中,戏曲演员现场传授花锤绝活。据悉,3月至7月,广西戏剧院陆续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桂风壮韵”进校园系列活动,由广西戏剧院壮、桂、彩、京、民乐团等5个演出队伍分别在广西大学、广西艺术学校等几十所院校开展,不仅有节目展演、专家展示介绍,还有现场教学,让学生们近距离接触戏曲文化。(5月18日人民网)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各族人民世代相承,承载着人类社会传统文化和历史见证的珍贵文化资源,是人类社会历史发展进程中智慧与文明的结晶。在非物质文化遗产身上附着的历史和文化价值是永不过时的,是弥足珍贵的。这次广西戏剧院开展的“非遗进校园”活动,既是一场精彩的文化展演,又是为了更好地把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下去,值得称道和期待。不过,“非遗进校园”从另一个侧面提醒我们,被遗忘与失去传承是非物质文化遗产最大的软肋。

毋庸讳言,大多数非遗项目都是以人为载体进行传承的,一旦人走了又无后人承继,这个非遗也就自然消亡了。如果许多非遗失传了,我们损失的不只是某种文化形态,更重要的是失去了寄寓在非遗中的宝贵的智慧和精神血脉,这对社会发展会带来恶果。从这个意义上说,我们理应通过“非遗进校园”等形式,让更多的年轻人通过宣传知道什么是非物质文化遗产,让他们了解“非遗”的魅力,从而去传承这种民间文化,才能让“非遗”所承载的历史与文化价值得以继续传承。

当今,一些人对“非遗”没有兴趣,对其文化价值没有认知。很多舶来品在努力讲自己的文化,甚至是编造出来的文化,而面对祖先留给我们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却看不到它的价值,实在是令人遗憾。这次广西戏剧院陆续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桂风壮韵”进校园系列活动,不失为对非遗保护与传承的有力举措,不仅让孩子们知道非遗项目的来龙去脉,了解每一个非遗项目的历史故事和文化内涵,更能通过孩子带动家长对“非遗”的认知与参与,促进人们去保护“非遗”、传承“非遗”,进而夯实“非遗”的群众基础。

毋庸讳言,非物质文化遗产,需要一种精神动力与支撑,才能源远流长。加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是时代对我们提出的新要求,非遗应该如何面向未来?一个重要的方向就是把现代教育理念注入到非遗保护当中去,让“非遗”活起来,活在我们当下的生活中。当下,许多“非遗”不被重视,特别是一些地方戏曲由于受新文娱的冲击和创新不够,观众日减,传承乏人,正濒临消亡的危机。这也恰恰从反面说明,传统的“非遗”只有活着才有价值。

值得一提的是,广西连续多年开展“非遗进校园”系列活动,不仅能够提高青少年对民族文化的认知,并积极参与到其中来,还能够让“非遗”薪火相传,成为一道靓丽的民族文化风景线,实在是难能可贵。当然,“非遗”要挖掘保护,更要传承发展,这就需要政府加大资金投入,采取更多“非遗进校园”“名师赛徒”“非遗展演”等更多有效措施,让更多的人自觉承担起非遗保护与传承的责任,真正让“非遗”焕发生机与活力。(刘凤敏)
 

凡注有“广西新闻网”电头的稿件或“广西体育频道”的稿件,均为广西新闻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广西新闻网”或“广西体育频道”,并保留“广西新闻网”、“广西体育频道”的电头。广西新闻网将保留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力。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nginx/1.20.2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nginx/1.20.2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nginx/1.20.2